農作物生育動態
重要農事
◎小麥4~5葉期施促蘗(壯蘗)肥,畝用尿素5~7.5公斤,弱苗早施。早播和大播量麥田注意控旺,可噴施矮苗壯、矮壯豐、矮壯素等化控或采取鎮壓措施。
◎保持果園清潔,清除枯枝、落葉、雜草,刮除翹良病斑,剪除病蟲枝條,涂白樹干防日灼、病蟲和凍害。
◎大棚蔬菜增溫補水補肥。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春早熟栽培芹菜等播種育苗開始,苗齡60~70天。
◎抓好種畜禽的飼養管理,為春繁春孵打好堅實基礎。
◎棉花拔柴或秸稈還田掃尾。冬季空閑的春播田塊及時耕翻,耕地深度一般年份約25 厘米,深耕年份30~40 厘米,每3~4年進行1 次深耕;增施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,每畝施腐熟圈肥2000~4000 公斤或腐熟雞糞400~1000 公斤。
小麥、水稻的分蘗特性
▲分蘗是小麥、水稻的生物學特性之一,是麥(稻)苗生長健壯的標志。分蘗穗和主莖穗都是構成產量的主要組成部分。
▲正常出苗到分蘗約需15天。分蘗的發生與主莖出葉存在N-3同伸關系。當主莖長出第3片真葉時,N=3,3-3=0。芽鞘為零位葉,芽鞘節分蘗發生。主莖第4片葉出現時,主莖第1片葉腋芽伸長形成分蘗,也叫第1分蘗,是一級分蘗。當一級分蘗長出3片葉時,可長出二級分蘗,條件適宜時,還可長出三級分蘗。當光、溫、水、肥等不能完全滿足時,分蘗發生會缺位。
▲小麥分蘗的消長規律:長江中下游地區暖冬沒有顯著的分蘗停止期,拔節期(主莖倒4葉出生)時分蘗達到最高峰,此后到抽穗開花時小分蘗紛紛死亡(生長點或幼穗先死,后心葉死亡形成“喇叭口”,最終下部葉片枯黃死亡)。冬前或越冬初期發生的分蘗,到拔節期具有4~5張以上葉片,具有自身獨立根系,成穗可能性較大(約50%);僅有2~3片葉的小分蘗因光照不足和缺少獨立根系,不能吸取土壤養分,終因營養缺乏而逐漸死亡。
▲春性小麥品種葉蘗同伸分蘗發生的可能性見下表,半冬性小麥、水稻葉蘗同伸規律相似。
小貼士
小雪節氣與小雪天氣
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。小雪節氣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天氣無必然聯系。前者是氣候概念,代表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,長江中下游開始進入冬季,部分地區可見初霜。但初雪來得遲,一般在12月中下旬。小雪天氣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,氣象學上把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等于或大于1000米,地面積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,24小時降水量在0.1~2.4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“小雪”。
農機安全使用要點
拖拉機、聯合收割機投入使用前,須到當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依法登記,申領號牌、行駛證;作業時,懸掛號牌,攜帶相關證件,并參加年度檢驗,保障安全技術性能。駕駛拖拉機、聯合收割機須到當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申領相應準駕機型的駕駛證,并定期參加“安全日”培訓、學習活動。嚴禁超速、超載,違法載人及酒后駕駛等違法行為。
農諺
“立冬下麥遲,小雪搞積肥”
“到了小雪節,果樹快剪截”
“地不凍,犁不!
“小雪不見蠶豆葉,到老豆花不結莢”
節氣歌
小雪節到見初霜,
大田追肥積肥忙,
棚蔬果樹防寒凍,
畜禽備料舍敞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