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作物生育動態
重要農事
◎秈稻已處開花至灌漿結實期。粳稻開始建立淺水層,視苗情畝施破口肥3~4公斤尿素,破口前5~7天防治稻曲病,生育快的注意防治褐飛虱、螟蟲、穗頸瘟、條紋葉枯病等,藥肥混噴。
◎大豆等旱作及時防治病毒病、霜霉病等病害,以及甜菜夜蛾、斜紋夜蛾、造橋蟲、食心蟲等蟲害;畝用300克尿素和150克磷酸二氫鉀兌水30公斤葉面噴肥;田間持水量低于60%時應及時補水,雨后及時排水。
◎柑橘處果實膨大及秋梢抽發期,楊梅處花芽分化及秋梢萌發期,枇杷處秋梢萌發期,桃處停梢期,櫻桃處花芽分化期,葡萄處果實著色成熟期,梨陸續進入成熟期及根枝充實、花芽分化期,果樹農事以抗旱、抗臺風、施促果采果肥、防治病蟲為中心,適時采摘,及時施采后肥、治蟲保葉,防二次開花。
◎秋季蔬菜播種育苗基本結束,越冬蔬菜準備播種,春季大棚萵筍育苗開始。
◎畜禽增加飼料營養,做好疫病防控,保持圈舍干燥、通風良好,驅蚊滅蠅,內外環境消毒滅源。
水稻病毒病
▲水稻條紋病毒(RSV)引起條紋葉枯病 水稻條紋病毒由灰飛虱傳播;绎w虱一旦獲毒便終身帶毒并經卵傳播;绎w虱最短染毒時間10分鐘,循回期4~23天,多為10~15天,病毒在蟲體內可增殖。發病初期稻葉呈黃綠色條紋,中期枯心,后期新葉卷曲,植株明顯矮縮,重癥枯死。帶毒灰飛虱也可在小麥上引起黃花條紋病或綠矮病。
▲水稻黑條矮縮病 灰飛虱也傳播水稻黑條矮縮病毒,在水稻上形成水稻黑條矮縮病,在玉米上引起粗縮病,甚至在小麥上也發生黑條矮縮病等。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是一種新的呼腸孤病毒,主要經白背飛虱而不是種子傳播,已知可侵染水稻、玉米、稗草、薏米等,逐年加重。此外,由褐飛虱傳播的水稻齒葉矮縮病、瘤矮病等新型病毒病也開始由南向北發生危害。
防治措施:選用抗耐性品種;調整播栽期避開飛虱遷飛高峰;秧田期用防蟲網;藥劑防治;拔除病苗等。
農諺
“處暑天不暑,炎熱在中午”
“處暑雨,粒粒皆是米(稻)”
“處暑開花不見花(絮)”
“處暑見紅棗,秋分打凈了”
節氣歌
處暑伏盡秋色美,
摘果種菜勤管水,
溫差雷暴秋老虎,
秋收秋種早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