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作物生育動態
重要農事
◎大田作物:遇干旱應澆灌返青水;缺肥脫力嚴重的麥苗每畝追施接力肥約5公斤尿素,油菜弱苗提前重施薹肥(或薹肥臘施),畝施45%(氮、磷、鉀各15%)復合肥25-30公斤以及尿素5公斤,脫力早衰的蠶(豌)豆苗畝追蕾肥15公斤碳銨或5公斤尿素;清溝理墑,旺苗化控,麥田在拔節前仍可鎮壓。
◎設施蔬菜:看天、看地、看苗澆水。果樹在萌動前結束冬剪。
◎畜禽舍內外環境徹底消毒,做好春孵春養補欄準備。
防災減災
冬春干旱 冬春長期無雨,土壤嚴重缺水,植株水分失調造成生育異常乃至萎蔫死亡,若導致大幅度減產即為旱災。
防御措施:①選用抗旱品種;②冬前日均氣溫約3℃時灌好越冬水;③科學澆灌春水:掌握在冷尾暖頭、夜凍日消時及早采用噴灌或溝灌洇水方式抗旱,每畝用水約50立方米。久旱之后切忌大水漫灌,防表土層板結。
土壤墑情與干旱等級劃分:(W 為土壤相對含水量)
農諺
“雨水非降雨,還是降雪期”
“雨水有雨莊稼好”
“蓄水如屯糧,水足糧滿倉”
“春雨貴如油”
“春雪爛麥根”
“若要豬無病,必須要四凈(水、槽、料、身)”
節氣歌
雨水春雨貴如油,
頂凌耙耘防墑流,
多積肥料多打糧,
精選良種奪豐收。
小麥黃花葉病
▲小麥黃花葉病 又稱梭條花葉病,是禾谷多粘菌傳播的黃花葉病毒病。冬前不顯癥,早春返青起身時顯癥。發病初期病株新葉呈褪綠至壞死的梭形條斑,黃綠相間呈花葉癥狀;后期擴散可導致整個病葉發黃、枯死,重發病株矮化、少蘗、不整齊,穗小、多畸形。發病較輕的田塊隨氣溫升高超過15℃而逐漸隱癥。
防治方法:①選抗、耐病品種;②與非寄主的大麥、油菜等輪作換茬;③適期遲播,避開介體侵染活動最適時期;④合理水肥管理,發病初期早施速效氮肥、磷肥及生長調節劑,促進麥苗生長。